手机

密码

注册 忘记密码?
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超然、钮新强、冯夏庭、许唯临表示—— 白鹤滩特高拱坝智能建造技术实现世界引领
来源: | 作者:中国电力工程技术协会秘书处 | 发布时间: 983天前 | 1506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于2014年,荣获有国际工程咨询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“菲迪克工程项目杰出奖”,这座世界第四大水电站曾经被誉为“世界上最聪明的大坝”。时隔近8年之后,白鹤滩水电站——这座以“无缝大坝”精品工程形象面世的巨型水电工程,与“聪明”的溪洛渡大坝相比,又有什么新的内涵呢?


  据水电专家介绍,20年来,经过在金沙江下游溪洛渡、乌东德、白鹤滩等水电工程中的不断创新、探索和实践,三峡集团在遵循全面感知、真实分析、实时控制、持续优化的闭环智能建造理论基础上,形成了覆盖水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智能建造体系,解决了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环境复杂、条件变化、资源流动、结构转换、性态调整等技术与管理挑战,推动和引领了水电行业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。


  近日,为系统全面总结白鹤滩水电站工程智能建造新技术应用成果,推进国内外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,中国三峡集团组织张超然、钮新强、冯夏庭、许唯临等院士与专家在四川成都召开专题研讨会。专家一致认为,这是截至目前国内大型水电站智能建造涉及内容最广、研究程度最深、应用成效最显著的示范工程,为工程高标准建设与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,代表了水电建设领域的最高水平,成为行业标杆。


  一系列现代化新技术运用,使白鹤滩水电站工程施工管控更加缜密,质量控制更加精准,工作效率大幅提升,复杂环境下的施工安全得到保障


  在白鹤滩大坝建造过程中,埋设了几万支传感器,如同植入大坝体内的“神经元”,全面掌握大坝施工进度、内部温度、受力状态、周边环境变化等,可以随时获得第一手信息,及时发现异常变化,迅速进行科学研判,辅助对施工进行决策,实现全面感知、真实分析、实时控制和持续优化决策。


  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技术管理人员表示,即使他们远在数千公里外的北京出差,只要接入平台端口,随时可以看见大坝的“头疼脑热”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,给混凝土大坝降温和埋设水管通水冷却这些措施,通过清华大学和三峡集团联合研发的智能通水2.0系统,可以实时在线分析大坝混凝土的温度和温差变化,自行运算后,动态自动调整通水量,让大坝混凝土保持在“最舒适的换热过程”。此外,借助“北斗”系统,对工地现场的车辆和大型机械实现精确定位管理。


  调研白鹤滩水电站工程,给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唯临留下两个“印象深刻”。一是大坝混凝土浇筑达到每年270万立方米,月最高达到了27.32万立方米,创造了同类工程坝体混凝土最快速度、最高施工强度纪录,并且在这种高强度施工下建成了精品大坝和无缝大坝。二是对大坝智能建造印象深刻,整个白鹤滩水电站工程智能建造项目投入达1.7亿元,工作内容覆盖从施工控制到信息管理,一直到全生命周期的仿真与反馈,真正覆盖到大坝的全生命周期。

事故调查工程师
报考条件
报名流程
执业证书
报名入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