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

密码

注册 忘记密码?
区域新能源产业布局提速 省级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陆续发布
来源: | 作者:中国电力工程技术协会秘书处 | 发布时间: 1156天前 | 1166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日前,多省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相继出炉。记者梳理发现,共有23省(区、市)的公开文件中明确提出了风电、光伏发电的“十四五”规划装机规模。经初步统计,23省(区、市)总规模约62000万千瓦。目前,国内规模化应用的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、生物质能等,这些细分领域具有不同的集聚特征。


  在未来的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中,新能源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。长三角、环渤海地区主要承担着新能源产业研发、高端制造功能,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地;中部地区承担着核心材料研发制造功能;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,是新能源发电项目承载地。在各地能源规划中,记者发现区域新能源产业的布局正在提速。


  落实“三北”地区风电光伏大基地开发


  我国是世界光伏产业发展增速最快的国家。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,我国2021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00万千瓦,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。截至2021年底,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.06亿千瓦。从累计光伏装机规模看,截至2021年,华东地区光伏装机规模最大,约占全国29%;西北地区光伏装机规模紧随其后,累计装机规模占全国24%。我国光伏产业形成了以长三角为电池组件制造基地、中西部为原材料供应基地的产业分布格局。


  其中,地面大型电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荒漠和戈壁地区,东部人口密集,多为分布式光伏的领地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积极推动“三北”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化开发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,各省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,加快推进以沙漠、戈壁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。


  《内蒙古自治区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》提出,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1.35亿千瓦以上,其中风电8900万千瓦、光伏发电4500万千瓦。“十四五”期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,占全部新增装机的比重超过60%,成为新增装机的主力。此外,还提出要高水平打造国家新能源基地,加快推进沙漠地区光伏治沙试点工程。


  《青海省“十四五”能源发展规划》明确,到“十四五”末将全面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,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初具规模,在能源领域争取开展碳达峰试点示范。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和风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,因地制宜发展农光、牧光、林光、光伏治沙等多种形式的光伏应用。


  《甘肃省“十四五”能源发展规划》提出,持续扩大光伏发电规模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,逐步扩大光伏基地建设规模,优先在沙漠、戈壁、荒漠地区开展规模化建设,实现太阳能发电与荒漠化治理、生态修复、农牧业融合发展,重点支持“光伏+治沙”“光伏+农牧业”“光伏+工矿废弃地、采煤沉陷区治理”等具有多种生态效益的光伏项目。

智能运维研究院
专家团队
课题申报
研究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