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,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,贯彻落实国企改革“1+N”政策文件,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,在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成果,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融合更加深入,形成一批活力竞相迸发、动力更加充沛的现代新国企。啃下了长期困扰国有企业发展的“硬骨头”。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,从法律上进一步厘清了政府与企业的职责边界,从制度上使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得以确立。企业办社会和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,有力解决了长期以来政企不分、社企合一等问题,使国有企业更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。破解了影响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的“老难题”。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全面破冰突围,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行,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加快落实,中长期激励政策工具广泛应用,混合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快推进,改革专项工程示范带动成效显著,改革改出了蓬勃生机。迈出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“新步伐”。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,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,建设面向全球的生产经营网络,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。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从2012年的43家增长到2021年的49家,电网、通信、电力、建筑等行业企业有关效率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。
坚决落实国家战略,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展现更大作为。坚决当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力军,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、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骨干作用。在落实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上作表率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、长江经济带发展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,深入开展央地协同合作,积极落实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要求,有序推进央企总部搬迁,在打造特色明显、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生态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持续发力,党的十八大以来,累计签署战略合作项目3849项,参与雄安新区项目超过900个。在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上当先锋。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,全面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,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,大力推进重点行业减排降碳,严控高耗能、高排放和过剩产能项目投资,2021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12年下降约33%。在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走在前。高质量参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,目前中央企业境外机构和项目超过8000个,境外资产总额近8万亿元,中老铁路、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成功落地,高铁、核电等一批高质量产品走出国门,有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出去。